鼎牌欢迎您!
0736-739 7219
返回上一页
首 页 导 航
  1. 首页
  2. 栽培技术
  3. 特色栽培

解析:积温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2017-09-11 09:05    作者:鼎牌种苗

积温,指一定时期内逐日平均气温的总和,一般以“度•日”为单位,常用于表征作物生长发育的热量要求和地区热量条件,在农业生产上具有广泛的农业意义。 

农业气象工作者把按作物物候期计算的积温,称为“生物积温”;把以某一农业指标温度初、终日为界限计算的积温,称为“气候积温”。(如≥0℃积温、≥10℃积温、≥15℃积温等)。前者表征作物生长发育的热量要求;后者表征地区热量条件。对比某作物的生物积温和地区气候积温,便可评价地区热量条件对该作物的满足程度。不同的作物在其整个生长发育过程或某个生育阶段对积温的要求(也即对热量的要求)是不同的;同一种作物在不同地区积温(即不同热量条件)下其生长发育不一样,由此获得的作物产质产量也有很大差异。许多作物对温度热量条件要求很严格,一个地方在种植作物时首先必须了解当地的热量条件是否符合此类作物的温度(热量)要求,符合了才能引种种植,不符合则要谨慎种植,即可试种植或不种植。这就需要用积温来衡量。 

农业生产上,通常采用以下几种“积温”: 

1、>0℃积温(也称正积温)。日平均气温>0℃的持续日数可以用来评定一个地区农事季节的长短,而>0℃积温则表示这个地区农事季节的总热量。利用农事季节的长短和>0℃的积温,可以确定当地的耕作制度(即熟制)。 

2、≥10℃积温。日平均气温≥10℃是喜温作物生长的起始温度,<10℃喜温作物光合作用显著减弱,并停止生长。一般以日平均气温≥10℃的持续日数反映大春作物生长季的长短。≥10℃积温反映大春作物生长季的热量资源状况。利用大春作物生长季的长短和≥10℃积温,可以确定当地大春作物的种植结构。 

3、≥15℃积温。日平均气温≥15℃积温是喜温作物积极生长的温度,春季日平均气温上升到15℃是水稻、烤烟适宜移栽的下限温度;秋季日平均气温低于15℃,则影响大春作物正常灌浆成熟。利用日平均气温≥15℃的持续日数可以鉴定作物大田期积极生长季的长短,其≥15℃积温可反映作物大田期的热量条件。

4、活动积温。指作物在某时期内逐日活动温度的总和。即活动温度,一般指大于生长作物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气温。如某天日平均气温为15℃,而某作物的下限温度为10℃,则当天该作物的活动温度就是15℃。低于10℃的日平均气温不为活动温度。活动积温在农业生产上常被广泛应用,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农业与气候的关系,是评定地区热量条件的重要方面。

5、有效积温。指从生长期内每天日平均气温中减去对该作物生长无效的那部分下限温度、然后累加各日的差值所得到的积温。用有效积温评定地区气候(地区热量)的农业意义或预测作物生育期较活动积温为准确。

此外,还有累加冬季日平均气温小于0℃各日平均气温总和(称负积温)、以研究冬季作物抗寒能力和冬季寒冷程度。因我州

绝大部分地区日平均气温<0℃日数很少,一般负积温不常用。

目前,农业气候资源分析与区划研究,多采用活动积温;农业气象预报(如物候期、收获期预报以及病虫害发生期预报等)则多采用有效积温。

应该指出,在农业生产实际应用中,积温是一个重要的气候条件,但不是唯一的条件,还必须与水分、日照、肥料、土壤等条件一并考虑,积温在如实反映作物生长发育对热量的要求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农业气候分析必须进行综合考虑。

 

上一篇:轻松五步教你如何建造蔬菜大棚

下一篇:解析:冬季大棚蔬菜管理技术

推荐产品